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【文/林盈秀 臺北市實踐國小教師會會長】

喜歡遊戲似乎是所有小朋友的天性,從人類學和心理學的觀點來看,有文獻顯示:遊戲是人類從兒童成長為大人的過程,是極自然的事(引自郭靜晃,民86,p8)。若是從精力過剩論(The Surplus Energy Theory of Play)的觀點來看,哲學家Herbert Spencer提出了這樣的基本假設:人和動物都是受都是受到基本慾的需求,而認真地從事工作;而遊戲則是基本需要滿足之後,發洩剩餘精力的工具(引自簡楚瑛,1993,p108)。

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者佛洛依德(Freud)則認為遊戲對於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,具有宣洩的效果。兒童在遊戲中可以暫時拋開現實,扮演與現實中不同的角色,以使自己受創的情緒得到舒解(潘慧玲,民81)。

認知學派的皮亞傑認為遊戲是個體對環境刺激的同化,使現實符合自己原有認知基模之方式(郭靜晃,民86)。兒童可以透過遊戲去發展未來抽象思考的能力,所以遊戲被視為一種創造思想的行為,是兒童未來創造力及變通能力的搖籃。

所以遊戲是兒童學習成長中極重要的一環,兒童可透過遊戲的過程來學習成長。也因此我常會在教學之中,安排一些遊戲活動,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,讓學生從遊戲中得到有效的學習,達到教育目標。


最常運用的時機是在數學課上課後的前十分鐘,利用遊戲方式進行舊經驗的提取,以數學乘法這一單元舉例來說,我會利用乘法的小附件來進行比賽,每兩人一組,由雙數組的小朋友先當主考官,單數組的小朋友先作答,比賽開始前先讓主考官洗牌,接著計時兩分鐘開始作答,時間到了以後看答對幾張,把答對的張數乘以十倍就是比賽的分數。接著交換當主考官和作答者,時間一樣是兩分鐘,時間到了以後,把答對的張數乘以十倍就是比賽的分數。最後看哪一位同學得的分數較高就可以得到一張獎卡。


這樣的比賽方式讓小朋友的精神亢奮,老師可以從遊戲中了解小朋友是否已經學會了乘法,也可以當作形成性的評量,若發現成績不理想還可以進行補救教學,這樣的遊戲教學法所花的時間不多,但可以得到不錯的教學效果,所以在我的教學課堂上經常有這樣的遊戲活動進行著,達到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。



【2012/5/7 台北市教師e週報】




Leave a Reply

Subscribe to Posts | Subscribe to Comments

- Copyright © 教研 ● 小學館 - Hatsune Miku - Powered by Blogger -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