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Back to Home »
- [英語][教學技巧]經驗分享 »
- 文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不能承受之重?!
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
【文/梁嘉蔆 臺北市信義國小教師】
能在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執教,教的是英語程度極佳的孩子,使用的是外國進口的英語教材,充分的滿足了教學的成就感。然而學生程度愈高教材內容自然是愈難,棘手的文法問題,再加上程度雙峰化的學生,也讓我吃了不少苦頭。還記得剛開始教英語時,不規則與規則的動詞三態變化,好像是一個打不倒的怪獸。站在台上一面畫圖一面解釋,儘管講得口沫橫飛,一看到台下一臉茫然的學生,打擊不可謂不大。我將這些挫折化為成長學習的動力,積極參加進修研習課程,文法這個嚇人的怪獸好像也變得不那麼可怕了。以下與各位分享兩種我最常使用的文法教學策略:
一、用句型drill取代文法解釋
文法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概念,對國小階段的小朋友來說很難理解,再加上英語是相對來說較沒規則的語言,因此與其講解文法,再補充一堆例外,不如用大量且不同形式的drills,讓學生反覆的練習文法正確發音標準的句型,讓學生自行歸納出語法規則。在進行新句型的教學之前,我們要先將英語與母語中的差異先行對比出來,針對這些差異設計活動進行教學,因為這些差異是語言學習最困難的部分。我會預先幫學生分析消化好學習內容,再由簡單到複雜呈現在drills中。經過一段時間,我發現運用drill的教學對程度中下的孩子特別有效,但是反覆練習句型也容易使學生感到無趣,因此接下來我要分享的第二個文法教學策略,就是學生最喜歡的遊戲教學活動。
二、高互動性的遊戲教學活動
這裡跟各位分享的遊戲,在定義上其實比較接近“任務”,也可以把它想成是學生非說英語不可的情境。希望學生透過完成我布置的遊戲型的任務,加強語言能力。在進行活動之前,我必須先確定學生已獲得住必要的單字與句型能力,以免學生產生挫折感。而在活動進行中我必須專注於學生的語言表現,發現學生文法上的誤用之處,於活動結束之後,提出討論。英語教師們最常使用的“information gap”就是一個很好的任務型學習遊戲,學生必須透過溝通彼此合作才能將所有訊息組合起來,完成任務。而我為觀察與指導,也為免秩序混亂或學生偷用中文的情形發生,常必須採用小組輪流的方式進行。這對班上人數超過28人的教師來說,其實是不小的時間消耗。此外,每次一組進行活動也會讓學生變成全班注目焦點,產生壓力。這一點是我目前還在思索力求克服的地方。
活潑有趣的英語課一向是學生最愛的課程之一,如何在競賽與遊戲中讓學生不只是玩得開心,最後能流利的用英語進行溝通,是關心英語教學的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,以此與您共勉。
一、用句型drill取代文法解釋
文法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概念,對國小階段的小朋友來說很難理解,再加上英語是相對來說較沒規則的語言,因此與其講解文法,再補充一堆例外,不如用大量且不同形式的drills,讓學生反覆的練習文法正確發音標準的句型,讓學生自行歸納出語法規則。在進行新句型的教學之前,我們要先將英語與母語中的差異先行對比出來,針對這些差異設計活動進行教學,因為這些差異是語言學習最困難的部分。我會預先幫學生分析消化好學習內容,再由簡單到複雜呈現在drills中。經過一段時間,我發現運用drill的教學對程度中下的孩子特別有效,但是反覆練習句型也容易使學生感到無趣,因此接下來我要分享的第二個文法教學策略,就是學生最喜歡的遊戲教學活動。
二、高互動性的遊戲教學活動
這裡跟各位分享的遊戲,在定義上其實比較接近“任務”,也可以把它想成是學生非說英語不可的情境。希望學生透過完成我布置的遊戲型的任務,加強語言能力。在進行活動之前,我必須先確定學生已獲得住必要的單字與句型能力,以免學生產生挫折感。而在活動進行中我必須專注於學生的語言表現,發現學生文法上的誤用之處,於活動結束之後,提出討論。英語教師們最常使用的“information gap”就是一個很好的任務型學習遊戲,學生必須透過溝通彼此合作才能將所有訊息組合起來,完成任務。而我為觀察與指導,也為免秩序混亂或學生偷用中文的情形發生,常必須採用小組輪流的方式進行。這對班上人數超過28人的教師來說,其實是不小的時間消耗。此外,每次一組進行活動也會讓學生變成全班注目焦點,產生壓力。這一點是我目前還在思索力求克服的地方。
活潑有趣的英語課一向是學生最愛的課程之一,如何在競賽與遊戲中讓學生不只是玩得開心,最後能流利的用英語進行溝通,是關心英語教學的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,以此與您共勉。
【2012/3/6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】